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北安街道

北安街道:社区文化书院 点亮邻里幸福生活

发布:2025/3/27 13:58:55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近年来,北安街道以居民文化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链接各项资源,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文化创新,打造社区文化书院+阵地+活动+社会治理的多元体系,不断让社区文化“软实力”成为赋能社区建设的“硬支撑”,点亮邻里幸福生活。

书院融合阵地建设,拓展活动空间

北安街道按照“因地制宜、务实管用、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中心,充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室、儿童之家等活动空间,依托城市书房、图书馆分馆等资源,通过“以场地换服务”的方式,建设全生命周期开放式社区文化书院。

让空间于民。为进一步满足居民文化活动的场地需求,将社区空间让位于居民,打造集宣讲室、舞蹈室、健身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书院空间,满足群众文娱活动的场地要求。同时搭建城市书房,扩充图书藏量,实现与市、区两级图书馆的图书借还互通,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服务需求,夯实书院建设基础。

供服务于民。北安街道地处城乡交汇处,社区小朋友接受艺术培训的机会较市区较少。针对这一问题,社区通过场地换服务的形式,与培训学校进行合作,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书法、美术、阅读、舞蹈等艺术培训,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书院以文育人作用。

书院吸纳多方资源,满足群众需求

北安街道加强与共建单位合作,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广纳社会资源,实现多元联动,让社区文化书院活动高质高效满足居民需要。

“红色合伙人”加“社区主理人”让社区文化书院夜校落地生根。通过新联会“红色合伙人”实现外部资源嫁接,与国立、名硕等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定期提供家政、育儿等夜校技能培训;通过挖掘“社区主理人”实现内部资源共享,邀请社区能人,开设公益美妆课堂,为邻居们上课。去年以来,共开设面点4节、化妆3节、网络直播3节,惠及居民500余人。

坚持书院资源与为民服务相结合,北安街道通过新联会吸引德韵心理教育咨询工作室进驻社区文化书院,打造“德润新泉”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建立了“社区、家庭、学校”三方共融的家庭教育新模式,带动近100名心理老师、小学老师、法律服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参与,为500余名学生进行3轮心理绘画普测,对50名问题学生进行6轮心理沙盘特色辅导,为3名春蕾女童提供6次个案辅导,有效改善了社区家庭教育状况。

书院赋能社会治理,助力和谐社区

北安街道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书院,拉近居民间的距离,助推形成团结互助的社区治理网络,同时通过提供延展服务,增强居民内心对社区的情感依恋,提升责任意识,释放了文化促治效能。

说教解释一百遍,不及视频看一遍。北安街道在社区书院打造一支“新都微视”短视频团队,剧本素材和演职人员均来自社区,用身边人讲身边故事的宣传新方式,为社区建设和居民身边事“发声”。截至目前,累计拍摄了文明养犬、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国防教育等90余期情景短剧,“方言土语”的表达、生活化的内容,拉近了邻里关系,更传递了主流价值。随着“新都微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加入,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会”、社区治理的“好帮手”。

通过社区文化书院系列活动了解到部分不方便离家工作的居民有从事手工加工活需求后,北安街道依托社区书院闲置空间,建设“乐业小站”,由2名女能人、3名女网格员带头,组织20余名社区居民承接服装质检、产品包装等手工活,每人每月增收1500-3000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书院如灯,照亮社区文化传承之路;书香为媒,编织邻里精神共融之网。下一步,北安街道将持续深化社区文化书院建设,探索“书院+”模式,进一步激活城市文化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用书香消弭钢筋水泥的疏离。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