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3/4/10 9:45:43
古城改造的步伐是越来越快了。才几年的光景,身边那些熟悉的景色,转眼就变成了陌生的霓虹高楼。我感觉一愣神的功夫,大同片就已经改完了,宝龙就像突然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一下子矗立在我眼前了。我是卡在70后和80后之间的人,我儿时记忆中的大同是这样的:嘈杂的小公共车站里,彪悍的售票员腰里挎着小黑包,一边单手扶着车门一边招呼客人上车。电影院门口一人高的宣传栏里的海报总是最惹眼的。大同街上卖各色眼镜的小贩都有一个木制的可以对折的大架子。一人多宽的胡同,虽然歪歪扭扭,却能从蓝鳌路直接通到磨市。主街的西头是大同小学,坐北朝南。主街东入口是由大大小小的石板铺成的一个大下坡,下坡南面就是当时最牛B的新艺商场了。下了石坡,一棵梧桐树下的小红砖屋里,常年能看到一个修鞋的老人。每当深秋,路两旁梧桐树金黄的叶子落满大同街,那便是儿时最美的景色。这些影像,随着家乡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了。而近期随着东关片区改造范围的日渐清晰,我儿时生活的地方,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尘封成为记忆。
[img]/tp/2013/0410/1113142887.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