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贴回复
返回列表

查看:26211     * 贴子主题:[原创]那些逝去的岁月 不定期更新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9:42:10
早晨打开电脑,发现高总终于还是整顿了。
貌似确实清净了不少,希望不是暂时的。
我看过大家的回帖。不知怎的,就突然想到新闻联播里的一句话,“各族人民纷纷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欢庆这个令人振奋的日子”。
乌烟瘴气的日子里,也没有心情正经写个帖子。今天心情大好,便决定写一个帖子,纪念这份久违的好心情。
废话就说这些,二楼开始正文。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9:43:34
拆迁,已成为近几年老百姓热议的一个词。是啊,大大的“拆”字写在谁家的墙上,谁家平静的生活都会掀起涟漪。于是,哭的、闹的、打的、骂的。平静了几十年的生活被瞬间改变,面对着精神和物质双重压力,我想谁都淡定不了。至于拆迁过程中的孰是孰非,论坛里时常见到此类帖子,我就不多说了。只是那些熟悉的景色伴随着记忆,一片片地消失在废墟中时,我有时会想,等我女儿长大了,问起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又会记得多少?于是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和大家一起回忆。回忆我们记忆深处的家乡,回忆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景色,回忆那些陪我们一路成长人和事。把它们变成文字,当作纪念,留在这里,永远地留在这里。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9:44:23
我出生在东关街旁边的一条很窄的胡同里。胡同在今天看来很窄,勉强能过一辆车,在那时却叫做东明街,紧挨着五福巷。我从老街搬走后也是二十多年的光景了。有时梦里会梦到,也偶尔会萌发到老街去走走的念头,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却终究一次也没有去。前几天的一个傍晚,偶然去那边办事,当我怯怯地站在老街的街口,映入眼帘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陌生,偶尔有人擦肩而过,对我都投来差异的眼神。看着自己出生的故居,儿时与伙伴们在街口嬉闹的身影,那些笑声和打闹声,夕阳下,各自的爸妈拉着长长的影子来喊孩子们回家吃饭的情景,电影镜头版一一的闪过,飘忽的思绪忽然就停滞了。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9:45:43
古城改造的步伐是越来越快了。才几年的光景,身边那些熟悉的景色,转眼就变成了陌生的霓虹高楼。我感觉一愣神的功夫,大同片就已经改完了,宝龙就像突然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一下子矗立在我眼前了。我是卡在70后和80后之间的人,我儿时记忆中的大同是这样的:嘈杂的小公共车站里,彪悍的售票员腰里挎着小黑包,一边单手扶着车门一边招呼客人上车。电影院门口一人高的宣传栏里的海报总是最惹眼的。大同街上卖各色眼镜的小贩都有一个木制的可以对折的大架子。一人多宽的胡同,虽然歪歪扭扭,却能从蓝鳌路直接通到磨市。主街的西头是大同小学,坐北朝南。主街东入口是由大大小小的石板铺成的一个大下坡,下坡南面就是当时最牛B的新艺商场了。下了石坡,一棵梧桐树下的小红砖屋里,常年能看到一个修鞋的老人。每当深秋,路两旁梧桐树金黄的叶子落满大同街,那便是儿时最美的景色。这些影像,随着家乡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了。而近期随着东关片区改造范围的日渐清晰,我儿时生活的地方,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尘封成为记忆。
[img]/tp/2013/0410/1113142887.jpg[/img]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9:49:29
[quote]插一下下[/quote]
恩,欢迎。
特意码了三段才一起发,自己的沙发板凳自己坐。
出去趟,中午回来继续写。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11:33:06
回来了。
趁着午饭前,还能再扒一会。
应十楼要求,也找到了一些老照片,希望这些照片能带给大家记忆深处的共鸣。
先来一张新电影院的。
[img]/tp/2013/0410/1132295443.jpg[/img]
  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是的《小兵张嘎》,检票口附近有小商贩们推着小车兜售着瓜子,海屋。
晚上还会点起一盏煤油灯,海屋五分钱一茶碗。还有崂山可乐,看完电影把瓶子退了还能再给你1毛钱。
放映厅入口处,挂着厚厚的帆布棉被。掀起棉被进入大厅的瞬间,眼前一片漆黑。
我上学时,西面新影院就建好了。貌似自从西面建好后,东面那个旧的就改称为“剧院”了。
看着新影院那广阔的阶梯座位大厅,觉得真牛B。不变的是每次看完电影都会满地的瓜子皮,白花花像一层雪花。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11:41:26
我出生的住处,是母亲单位花边厂分的宿舍楼。那时即墨的花边业很有名气的。隔着蓝鳌路对面,就是大华机械厂。现在旧址上建起的正信小区俗称大华正信,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吧。可惜我没有找到大华机械厂的照片,谁的旧相册里有,希望贡献出来分享一下。
    大华机械厂的厂区很大,南大门在蓝鳌路,最北面的车间挨着鹤山路,是我儿时最常去的地方,因为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进门是圆形的水池,水池中央的假山上有水泥做的仙鹤和喷泉,我曾经因为去捞水池里的蝌蚪掉到水里差点淹死,还是门卫的大爷及时把我拉了上来。厂区随处可见参天的白杨,秋天到来,我就和伙伴们坐在宿舍楼门前的篮球场上杠杨筋,一直玩到天黑看不清才知道回家。大华正信小区里面至今还有很多棵白杨,现在估计都30多米高了吧。
    东关菜市场当时就在我家楼下,是过了很久之后搬到马路北面去的。当时可没有现在的规模,固定的摊位只有一家卖猪下货的和一家夏天卖凉粉的,其他卖菜的卖海货的,基本都是随来随走。后来给商贩们用砖头水泥砌了固定的摊位,又在市场西头用铁皮搭建了一间巴掌大的市场管理所,才逐渐稳定了下来。
    每逢夏天,央求着大人给买一碗三毛钱的凉粉吃,便是最快乐的事情。新鲜的海毛菜熬制的凉粉从凉水中捞出,用小刀剁成精致的长条收到碗里,撒上香菜末、榨菜丁、虾皮和调料,用醋一冲,再点上几滴香油,那真是鲜美爽口的享受。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11:45:45
[quote]搬马扎看[/quote]
你祖籍不是这的吧?外地人看要收费的你不知道?
一会看完了,把一千J币打我账户。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11:59:29
小时候没有条件去很远的地方玩耍,基本都在东关小学这些近一些的地方玩。记得东关小学南墙宣传栏后面,还有个什么历史人物的坟冢,当作文物被常年给锁着。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有一辆摩托车,他父亲经常带着他去盟旺山打兔子,我一直羡慕的要死。
    不过我也有我的乐趣,每逢夏天的周末,父亲会骑着大金鹿,后座坐着妈妈,前面大梁上驮着我,一家三口到南关的河边去。那时候还没有南关桥,连接文化路的是从东关街径直往南的一个水泥桥。桥下有几个圆形水泥通道,流过河水,桥对面就是聋哑学校和师范。母亲在桥下洗衣服,父亲在上游的河边钓鱼,我就在桥洞里摸鱼玩水,也会偶尔带着小铲子在河边的柳树下挖节流为(知了的幼虫,这个应该能看懂吧?)。我只知道桥下的水草里有密密麻麻的泥鳅,却不知道为何那时候人们把那个地方叫做发电站,至今也没弄懂。桥很矮,梅雨季节河水上涨时,也会经常淹没整座桥面,那时候就要去稍微远一点的石棚水库了。
    去水库会经过老县衙,每次经过监狱外,看着那黑黝黝的高墙总是觉得很可怕。那时的石棚水库,整个北大坝是用各种石板堆砌拼接成的,其中夹杂着很多满是繁体字的石碑和墓碑,随处可见。母亲照旧去洗衣服,不过她得到西面沙滩去洗,因为北坝一直是男士们游泳的天堂。父亲游累了会找块稍平整的石板趟一会,亦或者和叔叔们去研究碑上面那些深奥的文字,而我更感兴趣的则是石板缝中一个挨一个的碧水清。
帅哥:不辣的皮特

版主
积分:60122
注册:2010-03-03
沟通:
Post By:2013/4/10 14:04:01
[quote]隐隐觉得应该是跟皮特同年代的人。[/quote]
        30出头岁数的人,论坛有很多。假如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引起大家共鸣,那我也算没白写。
        中午说道水库了是吧?恩,说道石棚水库,虽然很美,不过也确实有很多神秘的地方,我估计能聊一晚上关于石棚水库不重样的话题。水库死过很多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每年都死人,和我家同一个楼的比我年长几岁的一个大哥哥就是在去水库游泳时淹死的。父亲年轻时候水性极好,时间充裕的时候,能一口气南北游个来回,他给我讲很多在游泳时候碰到的邪门的事情,而母亲这时候总是会打断他,让他不要说这些事情吓唬我。
        记得一年大旱,一个邻居说水库降湾了,捞出个怪物,晒在北坝上,很多人去看。我央求父亲带我去看,父亲那天却没时间。再之后一年大涝,水库被迫开西闸门放水。水退了之后,水库西面的田地里冲下了很多大鱼。人们纷纷捡着拿到磨市大集上去卖,我曾亲眼看见过一条至少两米长的鲶鱼。那个卖家从城南小学借了很多小课桌并在一起,才把这个大家伙摆开。我记得颜色是怪异的暗黄色,鱼头很宽,一口吞下当时的我肯定没问题。
        我自认为是个标准的无神论者,但是关于石棚水库的很多故事的确很传奇。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5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432 second(s)